案例简介 Case description
屋主在第一次与我们沟通时就表达到:
“希望空间能打开,并且想让家里变大;因为开放空间有助于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,它允许家人在烹饪、学习、放松和娱乐的同时进行互动和交流……”
所以对于整体格局的改动以此为基础,我们对原房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,将所有非承重墙全部拆除,来实现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公共区域,客厅、餐厅、厨房、洗手间等空间形成双洄游动线,同时做到规整秩序的动静分离,更为契合屋主对于居家氛围的需求。
在风格上的确定也源自于屋主审美,屋主很会生活,有收藏一些老物件,喜欢记录生活过程中的点滴,而中古风包容性比较强,也不容易过时,加上屋主希望整体氛围温暖一些,所以最终确定下这个基调,呈现出一个具有时光韵味美学的温暖之家。
本案户型,自带一个南面大型弧形落地窗,原户型布局难以充分利用其优势,我们在改动后将其与客厅相结合,打造一个满足一家三口的喜好以及日常活动需求的多功能休闲角,让阳光无阻碍的撒入,室内陪伴着一家人的起居以及悠闲时光,能提升日常生活里的幸福感。
结合圆弧落地窗的结构,选择大型曲面沙发贴合其结构尺寸。
同时于背后留出活动空间,沙发为中心形成洄游动线,给予家人自在的行走路径,为不同生活场景提供丰富不受限的可能性。
弧形落地窗与两侧长期的衔接转角处,采用胡桃木立柱进行修饰,一侧贴合曲面做半圆弧造型,于其上安装可折叠壁灯。
另一侧打造多层次镂空装饰立柱,强调出圆弧休闲处的区域性,同时也赋予其更加突出的独特性与出彩效果,为空间增添氛围感。
圆弧落地窗侧面靠背景墙定制收纳柜以及置物架,根据其结构贴合窗户定制顶天立地柜与开放展示架。
结合黑色百叶帘将展示架打造为一方博古端景,兼顾公共区域的储物能力以及空间的艺术审美效果。
侧面窗户下方置物架做书架布置,摆放上屋主及家人常看的各类书籍以及一把单人靠背躺椅,此方角落即成为一处阅读区,伴着风雨阳光,捧一本书,沉静下来,体会悠然放慢的时光。
另一侧背景墙靠近入户区,我们依据墙体定制打造整面嵌入式展示架,选择与吊顶和墙体一致的艺术涂料,从视觉上营造出整体感,结合每层壁龛上的装饰品。
让只住着归家后的第一集收获,富有沉淀质感的视觉感受,家的气质沉静而复古。
受原户型限制,空间层高略低,所以我们在设计上选择将梁体裸露出来,保留原有层高以尽量避免视觉上会有的压迫性。
暴露出来的梁体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以水泥漆涂抹修饰,营造出粗砺原始的质感,用粗犷的工业气质提升其存在感,从而形成空间的独特装饰,消弭原有的突兀质感。
背景墙壁龛博古架的上方设计也颇花心思,柜体与走廊处整体衔接做局部悬空式处理,内置灯带,给予光线更为充分的漫反射反应,柔和且不伤眼,为空间不同场景带来更美合宜的氛围效果。
将空间所有非承重墙体均拆除后,整个公区形成一个大且通透的开间,居中定制岛台➕餐桌一体化布置,作为空间的功能中心形成洄游动线,同时串联起客厅与厨房的行动路线,从功能以及日常活动上来说都更加方便。
岛台下方提前安装管道走好下水,于上方安装大水槽,作为补充厨房使用的功能区,节省空间以及优化结构。
一旁餐桌除了满足一家三口日常就餐需求,也可以实现早点、下午茶、以及烘焙等多种场景使用,功能丰富且有效节省空间,让家更为开阔舒朗。
原有厨房拆除后,重新规划将餐厨合并一体做开放式布局,靠墙定制一字型橱柜以及灶台。
结合餐岛布置满足日常洗切炒等厨房必须的功能需求,且能让家人之间拥有更为良好亲密的互动空间,柜体内嵌入蒸箱以及烤箱,节省空间且规整秩序。
餐厅侧面靠墙位置同样利用起来,靠窗部分打造半人高的搁板以及开放置物架,作为水吧以及杯盏展示区,侧面背靠承重隔墙,贴和马桶区墙体宽度打造收纳柜,修饰原有梁体结构从视觉上规整布置的同时,为餐厨空间增加储物能力,实用与简约美学并存。
利用橱柜背面定制薄墙,打造出淋浴间与浴缸区,将洗手间做三分离布置,与干区、马桶区均隔走廊相对,实现空间的双线洄游型布局,让家中行走更为自由灵活,归家后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抵达家中任何一处。
评论( 0)
查看更多评论